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

電子閱讀加速取代紙質圖書

2009.3.21 卓群網摘
經濟危機對傳統紙質圖書的威脅,可存儲1,500餘本書的亞馬遜電子閱讀器kindle2,手機書籍、影音書籍的如火如荼,出版業是否已死」……今年以來,這些話題佔據很多權威媒體上的版面。2月出版的《時代》週刊和《經濟學人》分別以《網路重塑文學》(The Digital Age Reshapes Literature)和《更好的閱讀》(Well Read)為題,對此各抒己見。
今年以來,美國老字型大小的大出版社,如西蒙與舒斯特(Simon & Schuster)、麥克米倫(Macmillan、哈潑.柯林斯(HarperCollins、雙日(Doubleday霍頓.米夫林.哈考特Houghton Mifflin
Harcourt
等全在大幅裁員,藍燈書屋面臨內部重組,破產流言圍繞著排名第二的圖書零售商鮑德斯(Borders,連全美最大的連鎖書店邦諾(Barnes & Noble,總部也剛剛裁去了100名職工,剩下的員工則顯得格外清閒。在全球圖書業這塊大餅上,產值超過1/4的美國圖書業正面臨崩潰。根據權威行業媒體《出版者週刊》(Publishers Weekly)的判斷:出版業將在2009年遭遇幾十年裡最大的難關。
撇開經濟危機的衝擊不談,傳統出版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有人認為是因為電腦遊戲已經成為搶奪圖書市場的一大競爭對手。然而,一項112日出爐的全美普查表明,閱讀文學的成人自2002年以來上升了3.5%,是26年來的首次增加,顯然,受眾並不是問題所在。
在網路時代,傳統出版體系顯得實在太笨重了──出版商必須預支給作者一筆版稅,接著滿大街把書分發給各大經銷商,要是沒人買,他們就只好聳聳肩,吃進所有的成本。對於科技革新對紙質書的衝擊,《時代》週刊專欄作家列夫格羅斯曼(Lev Grossman)有些幸災樂禍Google已經掃描了700 萬本書進資料庫,10年之後,想像我們可以用Sony以及亞馬遜推出的電子閱讀器閱讀全世界的所有書籍,新書則將被一章章地上傳到作者的部落格上,在日本,新文學已經屬於keitai shosetsu(手機小說)。
高成本的傳統出版業
39
歲的麗莎吉諾娃(Lisa Genova莉莎.潔諾娃)是麻塞諸塞州貝爾蒙特的一名保健諮詢師,擁有哈佛神經病學博士學位。她想成為作家,但沒人願意出版她的書。我做了所有該做的,她說,我諮詢了文學經紀,旁聽了作家協會並且嘗試寫e-mail 給圖書編輯,結果無人回應。於是,她付了450美元給一家叫作iUniverse的網路出版商,2007年,她那從後備箱中翻出的處女作《永遠的愛麗絲》(Still Alice,安靜的愛麗絲)終於如願出版。一年後,吉諾娃獲得了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50萬美元的預付金出版合約,她的小說進入了鮑德斯、Target等美國傳統圖書零售商的推薦書籍榜。到了2009125日,小說上升到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榜單的第5名。事態的發展讓吉諾娃本人感到震驚。好像一步登天那樣,她說,我只記得,去年今日,我還在為四處兜售煩心呢。
iUniverse創始於1999 年,迄今已發掘了多名身價不菲的暢銷作家。iUniverse的研發者是香港人譚錦榮,在為傳統出版商研究電腦系統時,他深刻認識到出版界的弊端,由此研發出隨選列印print-on-demand,POD)模式,從而將網路出版商的先期投資降到最低點。iUniverse誕生的第一年,就被邦諾買下49%的股權,並聲稱正在全面開拓亞洲市場。
作者將內容下載後,數位版立刻就可在iUniverse網站上刊登,然後運用該站已建立的行銷通路,把書的影像、內容輸入網路書店以及全美5,000家獨立書商的傳統零售渠道。有訂單才印書,所以你只要付99美元,就可以為自己出一本書。譚錦榮曾表示,iUniverse的損益點在100本書以下,只要一本書賣了100本,iUniverse就有賺頭,隨著科技進步,損益點還可能下降到50本,甚至25
99美元,與傳統出版業的成本相比簡直九牛一毛。通常,傳統出版商得先花上幾萬元的編輯印刷成本,花幾個月印出1萬本書,然後再談促銷、銷售通路。如果書賣得好,可以加印,如果賣得不好,就退回出版商──《出版者週刊》主編薩拉尼爾森(Sara Nelson)指出,美國書店的退書率近年已上升到50%我們總是印得太多,最後還要自己收拾殘局,傳統系統的風險從書店、作者轉嫁到出版社頭上,這對如今的出版社來講,根本無力承擔。
 出版界的達爾文時代
身為作家,列夫格羅斯曼對自行出版self publish)的草根作家的身分尤為關心和同情,技術為以克里斯多夫鮑里尼(Christopher Paolini,著名奇幻小說作家)等人為代表的自行出版作家的成名帶來了可能性,同時也成就了文學的多樣性。格羅斯曼認為,理論上,出版人應該是守門員,經他們過濾後的好文字才有可能印成圖書。但事實證明,很多吉諾娃這樣有潛力的作家都被過濾掉了。因此出版業面臨的恐怕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,同時也是一場文化革命。
遭到最後一名文學經紀的拒絕時,吉諾娃咆哮說要去自行出版,但人家警告她此舉等同於自毀前程」──在文學界,自行出版一直與虛榮心、不自重、丟臉等聯繫在一起。然而,全美一年出版6萬本新書。某個不知名的作者要出書,有98%的可能被書商否決。譚錦榮認為,新書題材被否決,往往和品質無關,是出版業缺乏冒險精神、迷信流行文化和暢銷書的結果。暢銷5,000萬冊的《心靈雞湯》就是最好的例子,作者曾被32家出版商拒之門外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暢銷書作者來自自行出版。丹尼爾蘇亞雷茲(Daniel Suarez),一位洛杉磯的軟體諮詢師,遭到48名文學經紀的拒絕後,自行出版了迷幻恐怖小說《精靈》(Daemon),在bloggers.com上得到線民瘋狂追捧,最終獲得了企鵝出版社高達6位數的合約。蘇亞雷茲認為,文學已進入了優勝劣汰的達爾文時代,出版變成了群體性手稿提交的過程,要在大浪淘沙中站住腳跟,靠的是實打實的功夫。被哈潑.柯林斯以200萬美元簽下的布諾妮亞巴瑞(Brunonia Barry)的《蕾絲占卜師》The Lace Reader以及蟬聯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榜首34週的威廉楊(William P. Young)的《小屋》The shack,當初在編輯們眼中,都是無足掛齒的作品。
格羅斯曼認為,如今早已是用戶自己更新YoutubeWikipedia時代,一部文學作品的價值應該讓市場、讀者決定,而非坐在辦公室裡的出版商。
金字塔的尖頂與底座
相對而言,《經濟學人》對出版業的未來比較樂觀。文章認為,圖書出版業還沒有影音樂產業那樣進入ipod時代。對於音樂產業,由於人們可以透過網路下載,自選喜歡的曲目直接在ipod上聽,從而冷落了CD這種媒介,導致唱片公司業績大幅下滑。但對圖書出版業來說,類似危機至少目前還不算太嚴重。一來,在kindle2上購買電子書,目前並未出現盜版的跡象,讀者不可能抽取書籍的部分章節來購買;其次,電子書沒有邊際成本,只增加利潤,從而並不削弱出版商的利益;再說,電子書也可能帶動傳統紙質書的銷售──統計資料表明,自kindle推出以來,亞馬遜上的圖書總銷量上升了2.6 倍;至於能被作為禮物、收藏品以及紀念品的,則非紙質書莫屬。
格羅斯曼是《紐約時報》、《村聲》及salon.com的專欄作家,並在《時代》週刊上開設了網路技術類專欄。在長達3頁的未來圖書暢想中,他將今天與18世紀早期的經濟及技術變革相類比,認為200年前批被認為經典和永恆長篇大作,如笛福、撒母耳理查森、菲爾丁等人的作品,不完全是一批有文學天才的作家冒出來的結果,還要仰賴印刷術的革新和城市中產階級人群的擴大。而在如今這個網路時代,更廉價、更混亂、更語無倫次、更不知所云,一句話,更平民化的文學作品,將是時代的必然產物。
當 然,也不是說舊的出版體系會就此消失,至少,它仍舊是給作者們提供地位及金錢的保證。然而,它的生存空間會減少至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個小點,而廣大的底層, 則由無數免費的、未經編輯的、以電子文本出現、僅供網路閱讀的作品構成。讀者不再流連於文字的精緻,僅僅是草草略過,滿足於即時的愉悅以及更現代和快速的 敍述方式。對很多人來說,這實在是個悲觀黯淡的前景。但格羅斯曼說,書籍最初誕生時也是這樣遭人鄙夷的。書的未來,將無法用現有的文學價值體系來衡量。

那麼,這種小說將會是怎樣的呢?像網路同人小說那樣,它對其他作品將有很多的參照與借用,以致版權所有人可能要來找麻煩。小說將越寫越長──電子書並不受物理形態的制約──影像軟體那樣能被增補與更新。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小說逐章逐節地發表,就其形式來看,恰如電視連續劇或者19世 紀的連載小說。我們可能會期待一種帶來快樂與即時得到滿足的文學形式。在螢幕上閱讀會加快速度:你不會在語言上有過多停留;你會不斷地點擊下去。我們接觸 到的現代派艱澀難懂的作品越來越少,更多的是言情小說般風格的情感宣洩與高速度的敍述能力。小說將相互競爭,看誰能在開篇第一段就讓讀者欲罷不能以致不得 不繼續讀下去。

以上這些都難以用不好一 概而論;它們都是現實的存在。將來的書可能不會符合所有的關於文學價值的傳統標準,也許一個都達不到。然而,如果你認為這讓人震驚或悲哀的話,你就去重溫 那段歷史。在小說剛剛興起之時,人們蔑視它,並理直氣壯予以抨擊。他們認為小說低俗、不道德。在某種意義上,那並沒有錯,不過正因為小說具備了這個特點才 使其偉大:小說震撼並引導著人們進行新思維。這些書也將會有同樣作用。在這個獨立出版的世界裡將會出現與笛福同樣偉大的作家,而目前他可能還在從自己小車 的行李箱裡賣書。但這絕不會長此以往的。

沒有留言: